“还记得2023年12月,我第一次戴上帽子,默想‘拿杯子’,屏幕里的机械手真的动了!那一刻,实验室沸腾了,我们知道——桥,通了!”
2025年8月9日,湖北省医疗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现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兴奋地分享着他的创新成果“脑机接口”的台前幕后。
从世界首创的“陈氏胰肠吻合”术到心脏不停跳心肌旋切技术;从全球唯一用于HPV整合检测的体外诊断试剂盒,到一次次突破心衰禁区,破解医学难题……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在湖北落地、应用。
“‘手还在,但它已经不是我的了’。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为他们搭一座桥。”唐洲平动情地讲述着。正是患者们的痛楚,牵引着这群医者的视线。
每每走到病房,触碰到心衰患者的眼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的心中,会有一种隐痛。
在我国890万心衰患者中,7%-10%将转为终末期。心脏移植是公认的最后希望,但供体紧缺。国外人工心脏虽可替代,但核心技术却受制于欧美,进口产品价格高昂国人难负担,且尺寸偏大不适合中国患者。在医院鼓励下,董念国下定决心研制“中国心”。
5年时间,夜以继日,终于,单个泵头重量仅90克、只有核桃大小的超轻量人工心诞生了。这颗解决中国患者生命难题的“心”,稳定性和长时续航优势明显,血液相容性优越。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是医者的仁心,更是科创的初心。“同济医院马丁院士感慨。正是因为敏锐捕捉到大部分女性在得知自己感染HPV病毒时会惶恐不安、盲目求医,他带领团队历时15年,创新研发了国际首个HPV整合检测试剂盒,对宫颈癌易感和高风险人群进行精准分流、无创筛查。发布会上,他深有感触:“我们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一小步,我们在创新的路上就迈出了一大步。”
骨蜡是临床常用的骨止血材料,支撑着我国每年约800万台手术。传统骨蜡已使用百余年,但其主要成分无法被人体吸收。面对这一临床困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林教授团队攻克可吸收骨蜡技术难关,研发的新型骨蜡进入临床试验,承载着以更安全、更优解决方案惠及广大患者的医者初心。
“1995年,我蹲在实验室里对着猪胰腺发呆,突然想到农村老家修房时木匠的“打桩”——先把木桩深深楔进土里,再在上头搭梁,房子就牢靠。于是我把胰腺当作“地基”,缝针像“桩子”,从胰腺前层贯穿到后层,再反向缝穿肠壁,线一收紧,胰腺像木桩一样“钉”进肠腔,双层套入,严丝合缝。“
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从“打桩”中汲取灵感,创造了“陈氏胰肠吻合”。这项已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普及的技术,将胰瘘发生率从30%降到2%。这意味着,每100个原本可能因胰瘘死去的病人,有98个能平安走出医院;更意味着中国的原创技术,第一次站在了世界肝胆胰外科的C位。
同样站上发布会讲台的同济医院魏翔教授,也有着从生活中捕捉到灵感的经历。2018年的一个傍晚,当魏翔看到一名水果摊贩将刀具刺入菠萝的核心,抽拉出果芯时,突然灵感闪现:能不能像“菠萝刀”这样精准“掏空”病变的心肌呢?
此前,他一直为传统手术方式的局限而束手无策。传统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是心外科最难掌握、最难推广的手术之一,也因此,全国约200至500万肥心病患者中,每年接受手术的不足1000例!经过1460个日夜试制和改进,他和团队最终研发了全球首创的秘密武器——心肌旋切刀。
这一中国智慧颠覆了沿用60年的肥心病手术国际标准,全球同行开始学习武汉术式。
“技术只有变成病人的笑容,才算真正落地。”陈孝平说。当临床痛点在实验室找到出口,如何跨越从纸上成果到临床应用的鸿沟便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
正是看到前列腺疾病就像男人“隐形健康杀手”的苦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教授团队踏上医工交叉创新之路。历经10余年潜心研发,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精准化的前列腺疾病诊疗体系。
当自己还是一名青年医生时,程帆便感到有一双无形而又充满力量的手,推着他前行:医院成立专班协同推进、举荐有经验的白名单公司、打通伦理审查通道;科研处密集的举措吸引着各类资源如磁石般聚拢帮着申请项目;临床转化部门推动申请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中试平台通过验证。
在这群创新者看来,转化是一个需分秒必争破解的难题,早一点将成果运用到临床,患者就能早一点摆脱痛苦。
“不断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完善知识产权、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引导医院产业公司打造成果转化生产基地及运营平台,为‘医、学、研、产、政’五轮驱动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认为,这是创新的应有之义。
一项项科技创新的突破是漫漫白衣路的上下求索,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顺势而为。
在魏翔眼中,人和,是患者以命相托的信任;地利,是医院“医工交叉”战略的孕育;天时,是国家创新沃土的滋养。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前瞻布局,到湖北省武汉市对重大科技攻关的支持,再到国家药监局对创新医疗器械的优先审批通道——政策、资金、平台的协同,让中国原创技术突破种种障碍,快速完成从概念萌芽到国际推广的跨越。
见证着发布现场的一幕幕,陈孝平袒露心迹:“从武汉出发,落实好湖北医疗的支点意义,让‘中部医都’的硬核实力沿着长江汉水向中国大地每一寸肌理渗透,为中国式现代化刻下‘健康共同体’的注脚。”
解码“民生答卷”⑦丨为焦头烂额的照护者搭把手 “喘息服务”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解码“民生答卷”⑤丨让专业护理员照护住院家人,您会选择吗——无陪护病房里的日与夜k8凯发天生赢家